導語:連日來的“北京霧霾”事件不僅牽動國內的民眾,更是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隨著近年來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和惡劣氣候事件,“生態環保”問題似乎已經成為了無法言說的痛。恰逢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巴黎召開期間,我國首個裝修行業標準從12月1日起正式實施,預示著吊頂企業的“環保之路”已勢在必行。
12月1日起 首個裝修行業國標實施
12月1日起,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編號為JGJ367-2015的行業標準《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也將正式實施。在《規范》中,對設計圖進行了明確規定,不僅要有平面圖,還要有頂棚圖、底面圖、立面圖等。另外《規范》中,3.0.5、3.0.8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如違背該條例將承擔法律責任。
該《規范》是我國首個裝修行業國家級標準,這不僅是對裝修公司和設計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準則,同時也將有利于整個家裝建材行業朝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和前進。
新規約束 消費者有法可依
根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國內有3.7萬億人民幣用于公裝和家裝,而家裝行業在其中至少占到1.7萬億元人民幣。目前我國家裝設計市場產值很高,從業人員至少有數十萬。然而,由于我國住宅內裝飾裝修的工程量大、程序復雜等原因,導致家裝設計規范一直處于長期缺失的狀態,設計、施工、監理等都無法可依。
《規范》使得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設計有法可依,遇到裝修問題,可以維權。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就意味著如果日后房屋出現了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憑借法律依據進行維權,對于當初負責房屋裝修的設計師或是裝修公司提出責任追究。
硬性指標 “環保之路”勢在必行
在《規范》當中不僅對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都作了明確規定,同時對住宅裝飾裝修選用材料的環保質量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并且對材料環保型要符合什么標準,也有明確的規定。由此可見,“環保”已經確確實實成為了《規范》中的硬性指標。
筆者認為,《規范》的實施不僅是對家裝設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于家裝設計師和裝修公司有了明確清晰的標準,讓消費者有了維權的依據;同時也是對所有室內家裝產品所提出的發展要求。
其實從近幾年集成吊頂行業的發展來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環保”、“綠色”、“健康”等作為產品研發的重點,也大力向消費者傳遞綠色環保的家裝生活理念。新規的實施進一步說明了未來室內家裝的發展趨勢和行業標準,對于集成吊頂企業來說,走“環保之路”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總結: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筆者相信在新規實施的推動下,因為房屋裝修問題而產生的糾紛問題會越來越少,消費者都能擁有一個健康、安心、舒適的家居生活環境。
來源:中國吊頂網